![]() |
18662891662 13921104310 |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犯罪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来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存在明显区别:
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同样是盗窃汽车零部件,有的构成盗窃罪,有的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区别在于犯罪对象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一是侵害公私财产所有权,一是侵害公共安全。
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而犯罪对象则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如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古文化遗址、古墓葬。
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犯罪客体是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其性质和范围是确定的,因而它可以称为犯罪分类的基础。
·一般的正当防卫是指什么
(一)起因条件
一般的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中的确定之日应是指判决宣判之日。
&...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的行为。 伪证罪中的故意作虚假证明为犯罪人隐匿罪证的行为,与窝藏、包庇罪有相似之处,其主要区别在于: (1)包庇罪是一般主体,而伪证罪为特殊...
|